服务热线:
15920497635
(一)医用耗材的定义 医用耗材是指在临床诊断、治疗、保健、康复等过程中使用的一次性或有限次数使用的消耗性医疗器械。其品种型号繁多,应用十分广泛,是医疗机构开展日常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物质。从价值角度讲,医用耗材可以分为高值医用耗材和低值医用耗材两大类。 (二)医用耗材的分类 1.高值医用耗材 通常指的是对安全性要求高、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限于某些专科使用且价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疗器械,如心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人工关节、其他脏器介入替代等医用材料。 2.低值医用耗材 根据上海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定义,低值医用耗材主要是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次性卫生材料,特征是一次性、低价值,如纱布、棉签、手套、注射器等。 (三)医用耗材产业链 1.高值医用耗材产业链 高值耗材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商,中游为研发和制造商,下游为终端和经销商。上游医用原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中游研发与制造形成不同品类的高值耗材,下游流通与使用由渠道商备货周转并完成临床配台、跟台及物流配送工作。 2.低值医用耗材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低值医用耗材行业上游为原材料,主要包括纺织材料、医用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类材料等,目前国内低值医用耗材原材料供应商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中游则主要为各类低值耗材的生产制造,主要包括卫生材料及敷料、注射穿刺类、医用高分子材料;其他还有医用消毒耗材、麻醉耗材、手术室耗材、医技耗材、中医类耗材等;下游为耗材流通及应用,包括公私立医院、红十字会、军队、康复诊所、医学校等。整个产业链最终将为患者提供服务。 (一)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 2023年中国高值医用耗材产业市场规模达1561亿元,五年复合增速约10.42%。初步估算,2024年中国高值医用耗材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724亿元。 (二)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 低值耗材国内市场发展较好,受益于我国医疗需求增长,低值耗材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我国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约为641亿元,同比增长19.8%。2016-2022年中国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由448亿元增长到1340亿元。随着未来医疗卫生需求的增长,我国低值医用耗材内需高增长有望持续,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分析,预计到2025年我国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将达到2213亿元(终端市场价)。 (一)高值医用耗材竞争格局 我国高值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相较于进口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及市场开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进口企业凭借较强的技术优势、品牌影响力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在国内,乐普医疗、南京微创等本土企业在高值医用耗材领域崭露头角,它们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和国际合作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逐渐打破国外企业在部分领域的垄断地位。 (二)低值医用耗材竞争格局 低值耗材细分种类繁多,国内市场高度分散。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最集中的是山东地区,产业链最完善,有全国知名企业威高集团,低值耗材的细分品种企业规模相对其他地区要大,山东地区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其次是北京,北京有很多著名的医院,吸引了很多高新技术的医疗器械企业进驻,例如乐普医疗、华润医药等。此外上海以及浙江地区中游企业集中度较高。广东的低值医用耗材企业规模较低,但产业链也相对完善。四川省的低值医疗耗材企业规模小,较为分散,企业大部分上中游业务协同发展。